西门庆是真实历史人物吗?
真实历史上,西门庆确有其人,但不是在北宋末年,而是在明朝,史书上记载西门庆的原型本不叫西门庆,而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藩,与施耐庵同时代,所以施耐庵不敢直白的写严世藩。
十年寒窗苦读的人物_十年寒窗苦读的励志人物
十年寒窗苦读的人物_十年寒窗苦读的励志人物
正巧当时清河县首富西门逵有个儿子,叫西门庆,符合施耐庵心目中对这个角色的定位,在《水浒传》中,西门庆不正好是大户人家子弟嘛;而严世藩的欺横霸市强抢民女等行为,让施耐庵深恶痛绝,于是就将严世藩这个人和西门庆的背景进行了融合,于是就有了《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了。
但是原本清河县那位西门庆,虽然可能有点纨绔子弟,但不是如中所述那般,而且貌似还是一个有为青年,在商业上颇有头脑,后来还将老爹的事业越做越大,而且与老婆恩爱有佳,是一段历史佳话。
武大郎和潘金莲原型
武大郎原名叫武植,清河县武家那村人。出生贫寒,十年寒窗苦读后,天资聪颖,喜中进士,一跃龙门成天子门生,后来也的确去了阳谷县,不过是去阳谷县当县令。
而潘金莲呢,也的确是武大郎,也就是武植(为了后续表达清晰,统称武大郎)的老婆,但是人家潘金莲可不是什么别人的丫鬟,而是正儿八经的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不远的黄金庄。
潘金莲很欣赏喜欢少年才俊武大郎,经常接济他,后来还与武大郎私订终身。知州后来见武大郎也是堂堂一表人才,年纪轻轻便高中进士,前途不可,于是将潘金莲下嫁给了武大郎,两人结婚后和睦恩爱,后来共养育了四个子女。
寒窗苦读:名词作状语,古典:1.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2.刘祁《归潜志》卷七:“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俗语:寒窗苦读十二载 素琴轻弹三两声
史载,包拯「生于草茅,早从宦学」,意思是说他生于乡村农家,但很早就开始研读如何做官的书。包拯出身寒微,二十八岁考上进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进士就可以当官,但包拯是个孝子,他信守圣人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直到三十六岁才正式出山,当了知县这样的小官。在知县任上,他断了一个奇案,声名远播。三十八岁升任知州,清明廉洁,受到上司重视和世人称赞,之后,便开始朝廷重臣的生涯。
刻苦读经
包拯的父母是农民,以耕作为生,对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包拯五岁开始识字,十三岁读完四书五经。农忙时,他帮助父母下田做农活,农闲时,就寄居在城南的一座古庙 ,埋头钻研学问。他对儒家治国安邦的思想和历代清官贤臣的事迹最有兴趣,常常一卷在手,废寝忘食,三更灯火五更鸡,从来不知疲倦。十年寒窗苦读,到二十八岁去考进士时,他已经是一个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学者。
初入仕途
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二十八岁,考中了进士。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陪审员,级别很低。接着,又任命他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不愿意随他一起到江西赴任,包拯只好放弃官职,留在家里,侍候父母。 后来,朝廷又委派他到家乡附近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负责管理税收钱粮,这一回,包拯去赴任了,但是因为实在放心不下留在家中的父母,只坚持了几个月就打道回府了。
立志做清官
父母相继之后,包拯才离开乡村,前往京城等候授予新的官职。他住在小客栈里,夜晚守灯苦读,写下了他平生的一首五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大意是说,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应该做房屋的栋梁,精炼的钢料决不应去做铁,我应该做一个无愧史书教诲的清官。 景佑三年(1036年),包拯被任命为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在那里,他公正地断了好多积案,博得了清官的好名声。
拒收端州名砚
不久,包拯升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是朝廷钦定的贡品,和湖笔、徽墨、宣纸一道,并称「文房四宝」中的绝品。以往在端州任职的知州,总要在上贡朝廷的端砚数目之外,再多加几倍,作为贿赂京官的本钱。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习,决不多收一块。离任时,就连他平时在公堂上用过的端砚,也造册上交了。 后来,包拯升任,离开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峡口遇到一阵奇怪的大风雨,他亲自下舱检查,发现船舱里私藏了一块端砚,这是当地悄悄送给他的。包拯一言不发,将那块名贵的端砚丢入江心。民间传说,那里有一个名叫「墨砚沙」的沙洲,就是当年包公掷端砚的遗迹。
以魏徵为师
皇佑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谏官魏徵为师,精心选定魏徵的三篇奏议,用蝇头小楷抄写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包拯在做谏官时,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让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避免了的失误。包拯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曾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
反对覃恩
皇佑二年九月,大涝之后天气放晴,仁宗认定这是吉兆,除了在京城举行祭祀天地的盛大庆祝外,还下诏大赦天下罪犯,给所有文武百官每人晋升一级。这就是所谓「覃恩」。包拯对此提出异议,对仁宗说,罪犯服刑,那是对他们以往犯下的罪行所给予的惩罚,怎么可以因为洪水退去而减轻对他们的惩罚呢?至于官员晋升,更是要考核他们的政绩。如这样马马虎虎地随便升迁,对那些确有政绩的官员不是太不公平了吗?这样的话,以后谁还会勤勉地为朝廷出力呢?
三弹张尧佐
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张美人的伯父,没有什么才干,却凭借张美人的关系,官运亨通。最初,张尧佐被委任为「三司使」。包拯极力反对,向谏议说,像张尧佐这样的人,就连小官也没有资格做,更不用说「三司使」这样显赫的大官了。但是,仁宗不但不理会他的谏议,反而又加封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非常痛心,继续上谏,坚持怒责张尧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闻,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张尧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进谏,痛加陈词,甚至在朝廷上跟当面辩论起来,终于迫使罢了张尧佐的官。
参倒张方平
「三司使」张方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公济私。有一次,东京城一个名叫刘保衡的商人,开了一间酒坊,经营不善,欠下官府的小麦,折合现钱一百多万贯,他一时拿不出,张方平下令刘保衡变卖家产抵偿欠债,同时,又趁人之危,用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刘保衡的家产。包拯获悉之后,大为震怒,认为张方平作为朝廷命官,却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罪不容恕,于是上书,参了张方平一本。张方平因此被罢了官。
抨击宋祁
宋祁是名诗人,但是文人无行。他在四川当官时,生活奢糜。每顿饭,必须不少于三十六味菜,其中有十二味荤菜,十二味素菜和十二味半荤半素的菜。他还养着三十二名侍女,分别为他摇扇、捶背、敲脚。在他下榻的床边,每夜都有一名丫环通宵守候,照顾他的随时需要。宋祁又十分好色,稍有姿色的良家少女一旦被他看上,他必定千方百计地将她纳为小妾。他道德败坏,丑闻很多,却屡屡受到朝廷的重用。包拯对此非常不满,多次向上书,对宋祁的丑行大加抨击,终于罢了宋祁的官。
严惩张可久
淮南转运使张可久,利用职权,贩卖私盐一万多斤,在宋代是一项很的罪行。案情揭发后,张可久被送理寺审理。按法例,贩卖私盐的罪行轻重,是依照私盐的数量来定刑的。数量越多定罪越重。张可久非常狡猾,每次贩卖私盐,数量虽多,但是转手迅速,从来不留仓储,被的数量并不多。大理寺在判刑时,也无计可施。包拯主张不能过分拘泥成法,要严判张可久。他说,张可久身为转运使,竟然目无法纪,公然贩卖私盐,这种罪行不能等同于一般老,必须重判。在他的建议下,张可久受到严厉惩罚,被流放到边远的荒蛮之地去了。
力参任弁
任弁在担任汾州知州时,利用职权,公器私用,役使一百多名兵士为他做私家工作。有的,为他织造驼毛缎匹;有的,为他做各种私人杂务。他的罪行被揭发时,占用的工役达二万三千六百多个,折合细绢一千六百余匹。根据宋朝的法律,这是一种非常的罪行,不仅要做出赔偿,罚铜十斤,还要充军到三千里外的边疆去。 宋仁宗体恤任弁对朝廷有功,御笔一挥,免去了他发配充军三千里外的刑罚。包拯上书据理力争,他说,作为知州这样的大官,知法犯法,不能随便减轻对他的惩罚。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七斗王逵
王逵是出名的绘吏。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横行不法,随意增派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仅其中一次就多收了三十万贯。他把搜刮来的钱财,大量贿赂京官,谋取私利。他的吏治手段非常残忍,并且随意。在他任湖南路转运使时,闻风逃散,纷纷躲藏到深山密林的洞穴里,逃避迫害。老对他恨之入骨,可是他受到朝廷宠信,官运亨通,甚至升到淮南转运使的高职。包拯为民,七次上书朝廷罢免王逵,有一次他在面前慷慨激昂,力陈利害,甚至无意之间把唾沫喷到了的脸上。在包拯的不断弹劾下,王逵终于被罢免了。
执法如山
嘉佑二年(1057年),包拯被授以重任,出任北宋都城开封的知府。开封知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务,以往一般都是由亲王、大臣兼任。历来京官难当,一是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无理可讲。 在北宋政权存在的一百多年间,出任开封知府的竟有一百八十多人,平均每个知府的任期只有半年多。包拯在开封知府的任期内,秉公理政,铁面无私,虽然得罪了不少皇亲国戚,但是因为他行得正、做得直,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重惩贿赂
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一个包公任开封知府时的判案故事:有个犯人过堂时,应受杖脊(用木棍打)。他想逃避皮肉之苦,花钱买通了一个府吏。那个府吏说:「我是在知府面前记录供词的。你见到知府时,只管大声喊叫。」到了那天,犯人被带到包拯面前,果然大声喊冤起来。那个受了贿赂的府吏说:「这个犯人不知好歹,受过杖脊就可以出去了,还大叫大喊什么?」包拯看了一眼,立刻看出了破绽。他把那犯人放走,叫手下把府吏拿住,一审之下,府吏供出真相。包公判他代替那个犯人承受杖脊的刑罚。
一、河南沁阳历史名人 反佛斗士范缜
字子真(约公元450年——515年),南朝舞阳(今 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等。
凌云诗才李商隐
凌云诗才李商隐:字义山(公元813年——858年), 唐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唐代千余名诗人 中极富才华的一位,留下了600余首诗,均属佳品。
元代大学者许衡
公元1209年,出生在先后由金、元统治的怀庆河内(今河南沁阳市),是元代学者、教育家和 家,和郭守敬一起修订完成了古代秀的历法——《授时历》。
明代乐律家朱载育
大约明朝嘉靖十五年 (公元1536年),出生于明郑恭王府(今河南沁阳),是 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我国明代伟大的音乐理论家、教学 家和天文学家,被西方赞誉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
二、我市在台代表人士有:素有“一代循使”之称的沁阳籍台历史名人是
李拔(1713-1775年),字清翘,一作靖峤,号峨峰,四川省犍为县玉津人,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十九日。
李拔年轻时,家境艰难,只得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忙碌了一天,两腿一身泥,晚上还要坚持自学。
经十年寒窗苦读,31岁那年,李拔乡试中举,从此开始他的宦海生涯。乾隆十三年(1748年),年仅35岁的青年才俊李拔到湖北长阳初任知县。
由于政绩斐然,很快就转任钟祥、江夏等地知县,积累了一定的基层为官经验。虽然已经出仕为官,但以举人身份出仕并非李拔所愿,他深知这样仕途不会走得太远,因此从没有放弃学业,而是做到为官就学两不误。
经两次的北上廷试,终于在乾隆十六年辛未科,高中进士,时年38岁。从此,揭开他入仕为官的新征程,并在湖北就地升任衡州、永川、岳阳、汉阳府同知,后擢升宜昌知府。
就在李拔欲在楚北大展身手之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清廷一纸飞书,将已在湖北牛刀小试的李拔,调福宁任知府。时福宁刚由州升府,百废待兴,摆在李拔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
这一年李拔46岁,已在湖北几个基层得到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李拔到任之后,即批阅旧志,熟悉地情,亲临属县调研考察,经常深入基层一线。
很快就找出制约福宁发展的症结,并提出兴修水利,开展多种经营的主张。经他督促整修的有霞浦、福鼎、福安、宁德等4县的塘堰99处,桥涵6座。
他亲自参加霞浦长溪河三坝的修理,并撰写《请修长溪河源议》和《修理福宁郡西山三坝记》。整治后“既可以杀水之势,又可以收水之用”,能够“蓄泄有方,旱潦无忧”。
三、焦作市有那些历史名人
焦作市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怀川大地,山阳之土的富饶宝藏的养料,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相传,永世不忘。
卜 商(公元前507-?年) 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温县)人,为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在治学上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为孔子著作的传世人,他的《诗序》被后人视为不朽之作。
山 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
向 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
王弼(226-249)字畏嗣,魏山阳(焦作)人,“正始名士”之一,对《老子》、《易经》很有研究。提出了以“贵无”为主的玄学体系。其所注的《易经》、《老子》现所盛行。的军事家、家司马氏家庭从司马懿(河南省温县人)始,祖孙三代,是我国三国的军事家、家。
司马懿,出身士族。初为曹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重将。曹芸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嘉平元年,杀曹爽,专国政。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后追为宣帝。
司马师,懿的长子。继其父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嘉平元年废魏帝曹芸,立曹髦。次年病,其北司马昭继为大将军。后追为晕帝。
司马昭,懿的次子,继其兄司马师为魏大将军,专国政,并日谋代魏,魏帝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甘露五年,杀曹髦,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发兵灭蜀汉,自称晋公,后为晋王。后数月,其子炎代魏称帝,追昭为文帝。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的建立者,司马昭之子。咸熙二年继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称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规定按官品高低占田,并准许依官品荫庇亲属和占有佃客、衣食客,不纳赋税,加强了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种下其后皇室内讧的根源。生活荒。后不久,全国就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布衣王子"朱载堉(1536-1611),是我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生于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城王宫,是明代郑藩的一位世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
朱载堉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八岁就能吟诗。据清代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记载:"朱载堉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学无师授、辄能累黍辨黄钟。"他年轻时就立志要"述家学,承父志",在他父亲和外舅祖何瑭的影响教育下,精心研究学问。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瑟谱》;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律历融通》一书问世;时隔三年,也就是公元1584年,他又完成了科学名著《律学新说》,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及计算方法,这是我国,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的创造,比西方人发明此律要早一百多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朱载堉不仅是十二平均率理论的提出者,也是这一理论的个实践者。他根据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反复研制、创制出了世界上架发音准确的乐器--"弦准",这就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现在他的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围绕十二平均率的计算问题,他还首创了用珠算方,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方法。在天文历法方面,他还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出了当时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本相同。在舞蹈艺术方面,他不仅确定了较为完备的"舞学"的理论,而且还规定了有关舞蹈的内容,描绘出了较为详尽的舞图和舞谱。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国外科学家认为,朱载堉是的"文艺复兴"式的伟大科学家。
四、河南有多少历史人物
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开天鼻祖”。
河南淮阳城的太昊陵,是中华子孙祭祀朝拜伏羲的圣地。 治水神工大禹 为治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了千古佳话。
他是我国原始一位 部落联盟首领,奴隶制个元朝--夏朝的开国君主。主要活动区域在河南。
商朝创始人汤 一位上有远见,事业上有作为的国王, 能知人善任,人唯贤,他推翻了腐朽的夏王朝, 建立了商朝。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商丘虞城一带。
改革家子产 姓公孙,名侨,字子产,春秋时 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的家和思想家。 哲学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亦叫李聃,春秋晚期楚国(今河南鹿 邑)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志行高洁的庄子 原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期宋国(今河南商 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我国道家学派的一个主要人物,后人称“老 庄哲学”。他的文学造诣也很高,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早期代表。
军事家吴起 (约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战国前期卫国左氏(今河南 濮阳)人,的军事家和家,著有《吴子兵法》。 功成身退的范蠡 字少伯,春秋时期宛(今河南南阳)人,任越国大夫,在 吴越争霸中为越国打败吴国立下了大功。
变法图强的商鞅 姓公孙,名鞅(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中期卫国(今 河南汲县)人,杰出的家,他的变法措施使秦国在战国七雄 中独霸天下,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 又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主要区域在河南省)人, 法学家,他的学说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 基础。
他的文学功底深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秦末农民陈胜 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了 历史上次农民。
辅佑秦王统一的李斯 (公元前280年——前208年),楚国上蔡县(今 河南上蔡县)人,的家,辅佐秦王统一了。 历算学家张苍 (公元前256年——前152年),西汉阳武 (今河南原阳)人,是西汉初年历算学方面的突出代表, 为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代的科学家张衡 字平子(公元78年——139年),东汉南阳西鄂 (今河南召县石桥镇)人。杰出的科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测验风向的候风仪等,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医圣张仲景 名和,字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南阳郡涅阳(今 河南南阳)人,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英年早逝的才子贾谊 (约公元前200年——前168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是西汉初期的家和文学家。
汉字字典创造者许慎 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 万岁里(今河南郾城县东15公里许庄)人,东汉时期的经学 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古代才女蔡琰 字文姬,陈留圉(今河南尉氏县蔡庄)人,是汉朝 学者蔡邕的独生女儿,所著五言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最有名。
军事谋略家司马懿 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 的军事统帅,以谋略著称,是晋王朝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邓艾 字士载(公元197年——264年),义阳郡棘阳(今河南 新野东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协助司马氏东征西讨,屡建奇功。 汉史专家范晔 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 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后汉书》等。
狂狷而秀慧的阮籍 字嗣宗,东汉陈留郡(今河南尉氏) 人,诗人,被称为“竹林七贤”。 山水诗人谢灵运 生于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陈郡阳夏(今河 南太康)人,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个诗人。
志怪创始人干宝 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人,东晋时期 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的创始人。 东晋帅星谢玄 字幼度(公元343年——388年),陈郡阳夏(今河 南太康)人,东晋时期的军事家和家,曾 指挥了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淝水之战。
反佛斗士范缜 字子真(约公元450年——515年),南朝舞阳(今 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等。 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 字仲伟(约公元480年——552年),南朝梁代颍川 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人,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诗品》等。
隋末农民翟让 东郡韦城(河南滑县东南)人,隋末 大规模的农民军——瓦岗军的创始人。 “开漳圣王”陈元光 河南固始县人,字廷炬,号龙湖。
他治 理漳洲42年,勤于吏冶,政绩显著,受到了 朝廷的嘉奖和的爱戴,被尊为“开漳圣王”。 百代文宗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和散 文具有很高的造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 千古佳作,在的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诗豪刘禹锡 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 祖籍洛阳,是唐代中期的诗人,散文家和思 想家,留下了《陋室铭》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代名相姚崇 一代名相姚崇:原名元崇(公元649年——721。
你知道哪些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
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有很多,比如说悬梁刺股的孙敬通过苦读,后来成为东汉大儒的家纵横家,还有凿壁借光的匡衡,他也通过苦读成为了西汉丞相,的苏秦锥刺股,通过读书成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
我知道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有: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匡衡凿壁,孔子韦编三绝,孙康映雪。
囊萤映雪的车胤,孙康。这两位家境贫寒,一个用袋子装满萤火虫来照明读书,一个利用雪反的光来读书。
凿壁偷光的匡衡成为的学者,汉元帝的宰相。同样也是一位儿,他把自己家的墙壁凿一个洞来把光引来读书。
悬梁刺股的孙敬成为有名的家。孙敬在读书的时候为了避免打瞌睡,就把自己的都发悬挂在梁上。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历史上有很多苦读成才的事例,例如"悬梁刺骨"头悬梁的孙敬,通过苦读,成为的家;锥刺股的苏秦,通过刻苦读书,成为战国时期的外交家,谋略家。还有凿壁借光的匡衡,也是通过读书成为了的丞相等等。
最的就是历史书上的司马光,学习非常刻苦,他睡觉的地方是简单的一张木板床,一条普通的被子和一个圆木枕,他读书困的时候,头枕在木枕头上,头稍微动一下枕头就滚走了,马上就会被惊醒,立刻爬起来读书,这个原木枕头有个名字叫警枕,
:悬梁刺股,讲的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家孙敬在家学习的时候担心睡着把头发用绳子挂在房梁上。
第二:凿壁借光,讲的是西汉的学者匡衡因为家里清贫,在学习时候为了节约,将自己家强凿了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灯光学习。
匡衡凿壁偷光、苏秦锥刺股、孙敬头悬梁、孙康映雪读书、车胤囊萤夜读、孔子韦编三绝、王羲之墨池、贾逵隔篱偷学。
古代名人苦读成才的故事有:孙敬悬梁刺骨,通过苦读成为的家,匡衡凿壁偷光,成为西汉的丞相。
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 以防困睡。
寒山寺里听钟声
李世恩
一一步恍若千年。千年只是一个擦肩。
一千年之前,唐代诗人张继孤寂而落寞的身影,刚刚消失在枫桥的那头。
一千年之后,我循着那一阵阵深深浅浅、忽远忽近的钟声,匆匆而来。
沿着枫桥镇斑驳的石板路小巷,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一步一步走近这座向往已久的江南名刹——寒山寺。
站在江村桥上,我清晰地看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在霭霭薄雾的笼罩下,庄重而肃穆。而不时地有一阵阵悠扬的钟声从寺内传出,在辽廓的天空中回旋萦绕,空灵而神秘。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寒山寺清陆鼎》)”寺内寺外,游人如鲤。我不知道,每天会有多少人来到这里?但我能感觉得到,这里面有许多人和我一样远道而来,不为附庸风雅,只为聆听那曾打动诗人心灵的钟声,寻觅并感受那一份“夜半钟声入梦来”的意境。
寒山寺在苏州。苏州在江南。江南于我,是一个心存久远的情结。
身居北方的我,自小就对江南有一种莫名的向往,那是一种近乎痴迷的钟情。在我的心中,江南是一个神奇、神秘和充满的地方。粉墙与黛瓦堆砌成唐诗宋词的幽远意境,小桥与流水宛若美妙音符流淌出吴语越曲的曼妙景致,而园林与湖影更是诉不尽长满青苔的典故传说。
2008年国庆节长,我揣着一颗虔诚的诗心,携妻儿同行,打起行囊,从一个薄雾的早晨启程,一路向南、向南,一步一步走近江南的山、水、寺,真切触摸江南鲜活灵动的生命脉络,体味江南丰厚淳朴的水乡风韵,感受江南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圆梦中游历,在游历中参悟,在参悟中获取那一份独特的文化滋养。
而苏州是我圆梦的站,寒山寺自然是我的拜谒地。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的枫桥镇。仿佛是一条巨龙盘伏在寒山寺门前的,就是那条的京杭大运河。河上有两座的石拱桥,一座叫江村桥,一座叫枫桥。枫桥距寒山寺一里之地,而江村桥与寒山寺咫尺相倚。寒山寺外是一面巨大的明的墙,俗称照壁。照壁上“寒山寺”三个大字为浙江东湖名士陶浚宣所题,字体奇特,古朴苍劲,别有韵味。
在大门前站定,当我抬脚迈过高高的门槛,刚刚踏下去的那一刻,心中便陡生一种别样感觉——一种莫名的柔柔的情愫,自心间氤氲升起,慢慢向外散开。似乎是某种应合,而一声悠扬的钟声,漫过岁月,穿越时空,适时响起在耳际。就在这一刻,一种久远的默契在这里完成了对接。再看那袅袅香火,那庙宇楼阁,那飞檐翘角,在我的眼里,似乎早已熟识。
哦,我的到来,莫不是为了赴一场前世的盟约?二
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而寒山寺的声名远播,蜚声天下,却只因了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
其实,在当时的唐朝,张继算不上的诗人,甚至连出名都谈不上,但是他这首《枫桥夜泊》却是唐朝最出名的诗歌。
一个诗人,他写的诗比他的本人有名,这大概只有张继了。这在诗歌丰茂如蒹葭、诗人辈出如繁星的盛世大唐,无疑是一个特例。
有载:张继,约唐肃宗至德(公元756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登进士。尝佐镇戎军幕府,又为盐铁判官。大历末,入内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分掌财赋于洪州。生性刚直,为人坦荡,无一般仕宦者官僚之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喜好结交文人墨客,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甚好,时常切磋诗艺。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尤以《枫桥夜泊》一首最为。
关于《枫桥夜泊》的故事,该从一千多年前落魄书生张继的那次失眠说起。如果不是张继那一次长安赶考的失败,如果不是张继失败后取道苏州借游释愁,如果不是乌篷船上的那一夜孤枕难眠,诗歌的浩瀚星空中,就会因一首绝品诗歌的缺失不知要黯淡多少?
人生之失意,于常人,自是一种痛苦;而于文人,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张继如是。还譬如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因而写出无数传世之作。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后半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还譬如陶渊明,遭僚敌陷害,不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依然弃官隐居终南山,则写出流芳百世的《桃花源记》。
当然,张继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当年那夜的一时之感怀,卧波之愁吟,会让一个普通的寺庙,名扬天下且日隆;会使一个平常的梵钟,声震千年而不衰。
一个人,一辈子,一首诗,名满天下,永垂不朽,谁人不羡慕?然而,星移斗转,日月轮回,却没有张继之外的第二个人能够做到,这自然又是张继的与众不同之处。
而造就张继与众不同之处的,却是一次失败的赶考。
那时唐朝,所有读书人的命运只和一件事情有关,这就是进京赶考。因为只有赶考,才能求得功名,才能荣华富贵。
青年才俊张继历经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带着父老乡亲的殷殷期望,怀着“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的雄心壮志,从襄州一路北上,踏上了通往首都长安的漫漫旅程。
尽管不知道那个未曾识面的长安带给他的将是什么?但张继依然是踌躇满志的,因为,他尚不曾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在这之前,张继已经成功地参加了两场非常重要的资格考试。一场是院试,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会考,他取到了一个优,当上了秀才;另一场是乡试,相当于现在的中考,他又取到了一个优,当上了举人。而现在,他要离开家乡去长安,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会试了。这个会试,自然就相当于现在的大考——高考。
然而,命运却与张继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试,让张继名落孙山,饮恨长安。
原本以为可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原本以为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原本以为可以登科及第,红袍加身,琼林宴上把酒言欢,原本以为可以高头大马,披红戴花,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然而,这一切都顷刻间化成泡影。长安繁华如梦,但却不属于他张继。
在别人的杯觥交错的欢庆声里,痛苦至极的张继寄居客栈,独对孤灯,悲泪长流。他只想尽快离开长安,尽快离开这个令他伤心欲绝的城市。
可是,该去哪里?回家吗?如此境地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张继想到了姑苏城,早就听闻那是一座天堂般的城市。那里,该不会拒绝他这个落魄的书生吧?
于是,张继决定去苏州。他企望天堂的美景能够消解掉自己的满腔悲苦。张继一路辗转来到苏州城,而当夜陆上客栈已满。张继只好在运河边租了一条乌逢船,顺水漂流。
时令已是中秋,时刻已是月上柳梢头,霜华满天,秋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袭向诗人夜泊的乌篷船,更有天空中飘过几只乌鸦凄凉的啼声,无边的愁绪涌向张继的心头,侧卧船舱,难以入睡。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古刹寒山寺里,突然传来一阵一阵撞击钟鼓的声音。这突兀而起的钟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那一瞬间,他被那幽远的钟声深深撼了。他感觉这钟声仿佛只是为他一个人而敲,声声直抵他心灵深处最柔软的一隅。
诗人闻声而起,踱出船舱,伫立在船头,举头眺望着远处的寒山寺的塔楼,万般情愫涌上心头,说些什么呢?惟有用诗才能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了。于是,张继情不自禁的轻声吟诵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吟毕,两行热泪涌出眼眶,滑过张继的脸颊,簌簌落下,一点一点,打湿单薄的衣衫。而即兴吟成的这首后来起名叫《枫桥夜泊》的诗,从此流传千古,像一颗耀眼的星子,照亮了诗歌的天空。
这夜半响起的钟声,也让张继突然参悟出了什么。第二天,张继离开苏州城,回到家乡,从头再来,发奋苦读。第二年,他终于高中。
有载:天宝十二年,张继中进士及第。
三在导游的下,走过大雄宝殿,走过藏经楼,走过寒拾殿,我站在了寒山寺的碑廊里。导游在熟练而流畅地讲解着每一块石碑的来历。
寒山寺的碑廊里矗立着宋、明以来历代名人如唐寅(唐伯虎)、康有为、罗聘等人的诗词碑刻多块,其中最也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碑。
张继诗石刻始于宋朝宰相王珪,该碑因寒山寺屡经战乱多次被焚而不存。到明代重修寒山寺时,姑苏才子文征明为寒山寺重刻《枫桥夜泊》碑。此后,寒山寺又数遇大火,该碑亦漫漶于荒草瓦砾之间,现存残碑仅存“霜、啼、姑、苏”等文字而已。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邀请清代翰林院编修、书法家俞樾手书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已八十六岁高龄,写完后第二天他就溘然长逝,此碑成为他的绝笔之作。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出自与诗人同名的近代书法家张继之手。近代张继书唐代张继诗,先自增添了一段情趣,尤感到一种绵亘千古的永恒。
我徜徉在碑廊里,抚摩着每一块诗碑,一字一句地诵读着,且不由地读出声来,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这一刻,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语,这是灵魂与灵魂的感悟,这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享受啊!
《枫桥夜泊》不过短短四句、二十四个字,而运思却是何其细密,意蕴又是何其深刻!整首诗意象密集跌宕,意境疏密错落,意韵浓郁深厚,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月落”、“乌啼”,一静一动;“渔火”、“ 江枫”,一明一暗;“客船”、“ 寒山寺”江边岸上;“夜半钟”、“不眠人”,有声无声。如此动与静、明与暗相对照,远与近、有声与无声相衬托,浓浓失意,淡淡客愁,营造出一种朦胧隽永、空灵旷阔、浑融幽远的情景,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的艺术境界。
尽管历代文人骚客写寒山寺的诗歌无数,却无一人作品能够超越《枫桥夜泊》。这不知是张继的庆幸?还是后人的悲哀?
其实,倘若后人能从张继的诗中参悟并获得益处,不也是一件幸事么?然而,在这样一个浮华而烦躁的里,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的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耐下心去读?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读得懂呢!
走过碑廊,我们来到六角形重檐亭阁的钟楼。在这里,我终于看见了一尊巨大的古钟。
然而,导游告诉我们,这已不是当年张继笔下的那尊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是当时“遇倭变”,僧侣们将那口大钟销熔改铸成大炮,倭寇;另一说是被掳走,流入日本国,康有为曾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为此,日本国内还曾大力搜寻,但徒劳无功。于是,张继笔下的那口古钟的下落,遂成了千古之谜。
而我触摸到的这尊大钟,听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葵龙督造。这口大钟身高足有一米八,外围需三人合抱,重约二吨多。不时有好事的游人持碗口粗的撞钟木用力撞击,巨钟便发出深沉厚重的“铛铛”声,余音绕梁,悠悠不绝。那声音好象发自地层深处,极富穿透力和感染力,声声叩击人的心坎,直抵五腑六。
在的回望里,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寒山寺,心中陡生一阵惆怅。一个转身看似简单,若再相逢,却不知该是何时?
四是夜,我们就宿在离寒山寺不远的一家旅馆里。简陋的房间,单薄的被褥,竟挡不住初秋的寒凉,半夜里将我冻醒,让我辗转反侧,久不能寐。
也是夜凉如水,也是夜半时分,我忽然渴望也能听到来自寒山寺的那一声钟声,亲身重温那一份意境。然而,这夜的姑苏城,除了阒静,还是阒静。
不知过了多久,我沉沉睡去,就在半醒半梦之中,我的耳畔忽然响起了一阵隐隐约约的钟声。
我惊醒过来,凝神细听,却钟声黯无。我不知道,那一声钟声,是寺内值更人敲响?还是幻听于梦中?
无心再睡,我起身拉开窗帘远眺。此时的姑苏城仍然沉睡在梦中,而寒山寺隐没在明明灭灭的灯火之中,无处循迹。
其实,何必管这钟声来自哪里?梦中响起又何妨?
现实与历史相似,心灵就有了一种契合。
心声与钟声相通,灵魂就有了一种触动。
记得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当一个人的心安静下来,剔除私心杂念,就能听到美妙的钟声。在每一次聆听中,就会对人生多一些参悟,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
其实,这钟声指的不仅仅是一种声音,而是万籁俱寂之时某种心灵指向,向人们展示的一个禅机。
是啊,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心存善意,躬身倾听,就能感受到来自世间万物的灵动。而这一份淡之若骛的心境,不正是禅意给予我们的吗?
于沉思之中,夜色悄然褪去,天空渐渐明亮起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