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字游戏 >

2021年农民工劳动法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工资问题

农民工劳动法新规定

法律分析:新规定: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此外,由于工作性质及生产经营特点的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时间的,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法律依据:《中华劳动法》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021年农民工劳动法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工资问题2021年农民工劳动法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工资问题


2021年农民工劳动法 劳动法关于农民工工资问题


2021年新劳动法?

劳动仲裁范围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下列事实发生的劳动争议:

1、确认劳动关系;

2、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农民工工资新规

法律分析:《保障农民工工资条例》2021年5月1号正式实施,其中一条是:农民工工资必须按月支付,并严惩拖欠农民工工资,后果的将涉嫌犯罪,要追究施工单位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条例出台5月1号开始实施,特别提出来一个就是农民工工资,必须按月支付,这个支付的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

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条 为了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根据《中华劳动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 本条例所称工资,是指农民工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后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第三条 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2021年新劳动法规定

2021年新劳动法规定: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其休天数多于年休天数的;

2、职工请事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保险和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保险和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法律依据

《中华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021年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

2021年拖欠农民工工资新规定:

1、针对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行为不规范问题,进一步明确要落实各类企业包括建设领域施工企业依法按月足额支付工资的主体,强调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

2、针对一些企业工资支付主体难落实问题,要求健全工资支付和保障制度;

3、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建立拖欠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使失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4、针对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不规范问题,提出加强建设资金监管、规范支付和结算行为、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等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拖欠工资问题。

在工资发放上,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鼓励实行分包企业农民工工资委托施工总承包企业直接代发的办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将中的人工费用单独拨付到施工总承包企业在银行设立的农民工工资,劳务费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提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农民工劳动法2021新规定

新劳动法辞退赔偿三倍: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的权利等劳动权利。

2021年最新劳动法新规

法律分析: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文中规定了有关劳动者的工作年龄,工作保障,以及,工作时间和休息休等的具体要求。还规定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如何签订才有效力等。

法律依据:《中华劳动法》

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条 通过促进经济和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确认。

第三十六条 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减少职业危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