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
升上高中,我们学生会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化学元素、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等,而且这些知识点都是要记牢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原子结构知识点_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知识点_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
主要知识有: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知识的特点是抽象。在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围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 ,另一个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即排满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即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常见考法
本知识单独考查的很少,主要结合元素周期律来考查,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推断等,该类题目的难度较大,在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来学习原子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误区提醒
1、核外电子排列规律;
2、原子的内部结构与关系;
3、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联系。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点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等,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外语学习网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FeI3是不存在的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育路网预祝大家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化学原子结构必备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 高中化学必背重要知识
★ 高三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 有机化学家有哪些
★ 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大全
★ 16个高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
★ 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
大学无机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
1、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波函数和原子轨道;几率密度和电子云;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和角度分布图;
3、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状态: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重 点]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各区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原子和元素;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和各区元素价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四个量子数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也可称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为例, 其直径约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径记录,在以毫米(mm)为单位的情况下,直径为1.4X10^-7mm,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并且原子与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质子或中子可能由内外两种平衡力构成的球型振动能量层。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层构造出各种各样比较稳定的原子核。词条详细介绍了中性原子模型、实心 带电球模型、枣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阳系模型、波尔模型、有核模型以及查德威克模型。
中性原子模型
1902年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Philipp Edward Anton Lenard,1862—1947)提出了中性微粒动力子模型。勒纳德早期的观察表明,阴极射线能通过真空管内铝窗而至管外。根据这种观察,他在1903年以吸收的实验证明高速的阴极射线能通过数千个原子。按照当时盛行的半唯物主义者的看法,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无所有的空间,而刚性物质大约仅为其全部的10-9(即十万万分之一)。勒纳德设想“刚性物质”是散处于原子内部空间的若干阳电和阴电的合成体
实心带电球
英国物理学家、发明家开尔文(Lord Kelvin,1824~1907 )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由于装设条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开始用开尔文这个名字。开尔文研究范围广泛,在热学、电磁学、流体力学、光学、地球物理、数学、工程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他一生发表论文多达600余篇,取得70种发明专利,他在当时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名望。开尔文1902年提出了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匀带正电的球体,里面埋藏着带负电的电子,正常状态下处于静电平衡。这个模型后由J.J.汤姆孙加以发展,后来通称汤姆孙原子模型。
枣糕模型
葡萄干蛋糕模型(枣糕模型)
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继续进行更有系统的研究,尝试来描绘原子结构。汤姆逊以为原子含有一个均匀的阳电球,若干阴性电子在这个球体内运行。他按照迈耶尔(Alfred Mayer)关于浮置磁体平衡的研究证明,如果电子的数目不超过某一限度,则这些运行的电子所成的一个环必能稳定。如果电子的数目超过这一限度,则将列成两环,如此类推以至多环。这样,电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结构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门捷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重复再现,或许也可得着解释了。
汤姆逊提出的这个模型,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很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很多人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
等等……
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要懂得它的发展史,而后了解其表示与构成,呢,要知道其中的关系以及原子的大小如何,掌握这些基础之后,就不难理清原子结构其中的奥妙所在了!
1、原子结构的发展史: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实心球);汤姆模型发现了电子的存在(葡萄干模型);卢瑟福模型发现了原子核,正电荷、质量集中于原子核内;玻尔模型发现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2、表示方法:左上角为质量数,右上角为离子所带电荷,左下角为质子数,右下角为原子个数。
3、原子的构成:原子内有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包括质子(+)和中子(0),其之间的也有许多的关系: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4、原子也是存在大小的。原子半径为10的负十次方米,原子核的半径为10的负十五次方米。
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一、原子的组成及各基本粒子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AZX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
2、原子中各基本粒子的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①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③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原子结构知识点
原子结构知识点:
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后离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元素与同位素、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核外电子的构造原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等知识点。
1、原子结构与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贵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周期表上的外国电子排布称为“价电子层”。
这是由于这些能级上的电子数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价电子”即与元素化合价有关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上电子总数相同,对于主族元素,价电子指的就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主族元素其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而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不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其族序数跟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个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越多,电子间的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而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①电子能层数:电子能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在原子里,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因为电子在离核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我们可以看作电子是在核外分层排布的。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分析,我们得知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并且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及外排布在能量稍高的电子层里。即排满层再排L层,排满L层,再排M层;
(2)每一电子层里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即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18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初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点
1、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非金属,=8(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得电子,=8(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