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八、初步建立教育数据标准体系2014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年。在园区信息化小组和苏州市、电教馆的指导下,在园区下,我们“坚持平台建设与规范管理、应用研究同步推进,优质资源引进与系统性开发并举”的思路,加快构建“立足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枢纽平台及资源体系,积极开展应用培训与研究活动,探索“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有效方式,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崭露头角的一年。以“智慧教育建设”为主题的园区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有机会在各种场合亮相,得到各级的高度评价。3月25日,市周XX副一行调研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一致认为:园区教育借力园区信息化建设大背景,抢抓机遇,优势后发,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华丽转身”,园区智慧教育“顶层设计”、“网络基础”、“建设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值得借鉴; 5月17日,XX市智慧教育建设推进会在XX实验中学举行,园区葛虹副作题为《园区智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交流发言,受到与会的高度评价,发言全文被《XX教育信息化》刊载; 10月23、24日,“第十四届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在苏州隆重举行,园区沈坚作了题为“园区智慧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也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会前,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的《教育信息化》记者还专访了沈坚,对园区智慧教育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访谈和刊载; 10月27日,·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XX召开,会议期间,副杜XX专门听取了XX工业园区智慧教育的情况汇报,杜对园区智慧教育给予的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成绩非常突出,有许多好的做法,应该借助“第十四届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在苏州举行的良好契机,认真总结,推广经验;11月7日,园区工委、管委会主任杨XX亲临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现场调研智慧教育进展情况,对园区智慧教育枢纽平台一期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园区智慧教育尽管起步较晚,但建设成效明显,希望继续努力,深化应用。
2014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提升的一年。与此同时,2014年园区也先后接待了来自XX市、XX新北区、XX市、XXXX市、XX滨江区、XX县等教育信息化考察团的来访,并与来访专家就智慧教育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14年是创新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2014年完成了十项主要工作,概括起来为,逐步完善网络基础环境,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设、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重点打造生态资源系统、积极开展亮点项目研究、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科学制定资源引入机制、初步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努力探索教育运营模式、深入开展信息教学研究等,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值得庆贺的是,申报的《智慧教育区域推进与生态运营实践研究》课题被电教馆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重点课题,这对下阶段的智慧教育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回顾一年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逐步完善网络基础环境
园区教育网络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城域网主干和校园网络两大部分。教育城域网采取复用政务网技术,实现了高速、稳健的互联互通。网络完善的重点就放在了校园网络的标准化改造上。网络基础改造方面主要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新建学校教育城域网的接入工作。与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沟通,制定接入方案,先后完成独墅湖学校、星洲学校等新建学校,斜塘学校、跨塘实小等改建学校的城域网接入工作;二是完成了首期8所学校的校园网络改造。在调研的基础上,争取财政的重视与投入,从特色经费中列支137万用于8所学校的网络更新改造;改造过程中,坚持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为集约化管理到桌面打好基础,为云桌面应用提供保障;三是开展“园区校园网络标准环境及云应用模式构建”专题研究,暑期完成了所有直属中小学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调研,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学校网络标准环境建设标准”,为新校建设提供规范,为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改造做提供依据。
二、如期推进一期平台建设
一期建设包括“一库一门户六个系统”,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期一阶段的“区域网络阅卷系统”、“区域教师系统”、“区域招生系统”和“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等均按照迭代交付的方式,上半年陆续投入使用,教师系统在2014年新教师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招生系统数据采集在园区“电脑择位”工作中功不可没,网络阅卷系统支持了高标准、无错的六次区域网络阅卷工作;一期二阶段 “智能门户”、“教育基础数据库”、“区域教师研训”和“教育协同管理”于5月底全面启动开发工作,分别在8月15日和11月27日分两次完成交付。为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与代建公司风云科技通力合作,先后召开43期枢纽平台建设工作例会,组织调研论证会议的近30次,不断完善代建管理机制,明确开发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开发质量与速度。风云网络的代建模式经过一年的历练,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代建流程和约束机制,在二阶段乃至二期和三期的建设将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三、及时跟进平台应用培训
平台的云端测试、部署和分层次的应用培训,是保证各类平台推广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平台开发完成后,我们先在虚拟上进行部署,然后进行并发压力测试,再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功能与性能的测试与优化,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一年来共开设用户账号XXXXX余个,组织培训30轮次,参训XXXXX人次,让每一个用户能够熟悉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便捷地运用到管理、教学与学习之中,真正发挥平台的应用绩效。生态学习资源系统的在线辅导模块,涉及人员面大量广,先后组织苏大附中教师的全员培训、高中学校技术保障人员专项培训、主讲教师的使用培训和骨干教师在线辅导的应用展示等四次培训活动,为高中校在线辅导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下半年还在园区范围内组织一次涉及各中小学的XXXX个并发点的实测活动,以检验在线辅导模块的应用功能。还有教育协同办公系统(教育OA),涉及单位XXX个,用户XXXX余人,先后组织四轮区域培训,推进了局端和校端的应用。
四、重点打造生态资源系统
园区“生态学习资源系统”包括“学习管理”、“学习资源”、“在线辅导”、“同步课堂”和“化资源”等五个模块,是枢纽平台的重要系统,旨在满足学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014年,在加快系统开发基础上,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推进系统化结构化微课资源的开发;二是推进 “在线辅导”课程的实施与资源积累。在微课资源的开发上,出台了《园区教育系统化结构化微课开发方案》和《关于加强园区教育生态学习资源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给生态学习资源系统资源的资源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教研中心组织发动、信息中心组织培训、学校备课组研究制作、骨干共同体参与制作,推进了系统化结构化微课的开发。同时,探索资源开发与使用激励机制,形成一个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下半年还组织了42节课的拍摄制作。目前,信息中心共组织各类微课制作培训28次,受益教师达XXX多人次;微课资源达到XXXX节,课将达到XXX节,元资源将突破XXX件。在“在线辅导”方面,开设辅导课程143次,参与学生XXXXX人次,积累辅导视频资源XXX个。
五、积极开展亮点项目研究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常态化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信息化亮点应用研究。
一是完成了9个“未来教室”的建设工作,并展开了应用培训活动。在落实专项经费的同时,统一建设标准,深入学校指导建设工作,确保未来教室的建设进度与质量;10月在跨塘实验小学新建的未来教室内,对园区已经建成“未来教室”学校的实验教师及2015年拟建设“未来教室”学校的骨干教师50人进行了专题培训,12月又在园区二实小举行了 “未来教室”应用期种子教师教学设计展示与研讨活动,推动了“未来教室”的应用;二是推进“翻转课堂”的试点研究工作。上半年,先后文萃小学、星海实验中学举行研讨活动,做到了“渗透理念,先学后教;形式多样,尝试翻转;资源先行,课程跟进;骨干带头,群策群力”,下半年,在跟踪试点校研究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参与实验的骨干老师进行基于园区生态学习资源平台在线学习支架创建专题培训,指导借助平台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工作。11月28日,在翰林小学组织小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2015年1月7日,在斜塘学校组织中学“翻转课堂”展示研讨活动,交流研究经验,展示研究成果。2014年先后有8人次,分别参加了成都、济南、深圳、南京、武汉等全国性“翻转课堂”展示活动,获得高度评价。
六、认真落实常规电教工作
重点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一方面继续做好市级网络在线培训的组织工作,根据苏州市电教馆通知精神,积极发动并组织了2014年春季、秋季班网上在线培训报名工作,共有1489名教师参加了27门课程的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另一方面组织好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工作。11月份成功举办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专题培训活动,进一步培养园区中小学、校园电视创作人才,提高了园区校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二是组织好电教评比工作,荣获苏州市四个组织奖,市级以上单项奖300多个。其中,组织参加2014年“苏州市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的四个赛项(教师多媒体作品、网络教研团队、整合课评优和英语口语比赛),获奖一等奖11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51个;组织参加2014“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选”,园区共报送校园电视作品25件,16件作品摘金夺银;组织参加“教育电视教学课例评选”中,报送教学课例作品59件,43件作品获奖;组织参加“江苏省微课大赛评选”,报送微课作品150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市处于上游水平;组织参加2014年“中小学校校园网站评比”,荣获市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获省一等奖2个;
三是做好了园区“第四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根据苏州市(X教信息〔2008〕3号)印发的《苏州市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办法》和园区2014年9月25日下发的《关于组织园区第四届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各校(园)、申报的基础上,经对照申报条件考核,评选出教学整合能手10名、应用维护能手6名、管理能手2名。
四是开展常规应用研究工作。指导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研讨和校本应用研究,开展互动课堂构建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园区教师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XX个、三等奖XX个;网络教研团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竞赛活动”,荣获一等奖36个、二等奖XX个、三等奖X个。
七、科学制定资源引入机制
我们对相关化资源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一定的思考,做到上有的资源我们不重复开发, 企业能提供的服务我们尽量加以利用。我们初步研究制定了化资源引入机制和推进路线图,让教育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信息中心也在生态学习系统和App应用中为化资源预留了接口,开展对接试点。3月份,已经邀请相关公司做了产品展示,目前正就合作细节展开研讨,如合作期限、产品版权、数据共享、保密协议、法律条款等。信息中心正在积极与思必驰、梦想人、北极光、四中网校等高新技术企业商洽,2015年度将化资源引入和第三方资源采购纳入年度预算,开展常态化运作。
随着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平台的启动建设,针对数据标准、库表结构、字段、容错性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在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信息中心在参考教育基础库元数据标准和江苏省信息化建设指南的基础上,建立园区教育数据标准体系,并依据应用在本期的基础数据库里。目前基础数据库已经采集125所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的XXXX余条教师、XXXXX多条学生的详细数据,开发制作了11个主题数据库,为未来的应用系统提供权威的数据运营保障。
九、努力探索教育运营模式
园区教育信息化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较高,一开始就采用云架构展开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使用当前先进的虚拟化和集约化管理模式。随着枢纽平台和瘦终端逐步交付使用,摆在信息中心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就是探索和实践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运维体系的建构。在系统运维方面,我们得到管委会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依托运维公司对校园网络、教育专有云资源池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与管理,保证了网络基础与云资源池的稳健的运行;在业务运营方面,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信息化办、园区财政多方沟通,开展了园区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工作量的调研,也得到了财政与管委会计算机中心的认同,10月份教育信息化运营中心正式运营。目前,已组建了8人运营团队,负责所有教育平台业务数据层面的运营工作。包含软硬件的运维制度的形成和完善、运维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运维绩效评价的研究和优化等诸多方面,能更好地衔接软硬件交付,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运维生态链。
十、深入开展信息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方面,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立典型课例,开展有主题的研讨活动。小学段分别在星海小学、园区二实小开展了“学案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初中段分别在XX学校、XX学校、XX学校开展“Moodle支持下的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高中段在西交附中、星海实验中学开展了“体验与评价型互动课堂的构建”研究,在课堂教学观摩与现场研讨后,开课教师与参与研讨教师均形成书面的教学反思和观后感,从中提炼出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推广;二是围绕微课资源,开展设计与制作培训。先后组织小学段、中学段的制作培训,由骨干教师牵头,开展了系统化结构化微课的制作,中小学信息技术近100节微课已经发布;三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师生竞赛活动。学生层面:组织中小学学生信息技术应用作品分片初赛,下学期组织了现场制作比赛,并组织了中小学生的技能作竞赛,包括键盘作、LOGO程序设计和FLASH制作等内容,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辅导与组织初、高中生参加2014年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XX赛区暨XX市的竞赛活动,荣获省一等奖12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22名,市一等奖12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30名,;教师层面:按照苏州市统一安排,上学期组织了园区小学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并选送选手参加了XX市比赛,荣获市一二三等奖各1名,下学期组织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并两名选手参加XX市比赛,荣获一二等奖各1名。
2014年是园区教育信息化面对新挑战的一年。一是时间紧迫,任务量重,既要补缺,更要创新,挑战大。一期开发八个系统,大多为补缺项目,上线时间很紧;同时,全为定制开发,无成熟经验借鉴,往往会出现“开发难跟进,调试不,问题易产生,影响会消极”的现象。二是涉及面广,应用面宽,既要有车,更要有货,要求高。园区教育枢纽平台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与管理者等诸多层面,光有平台是不行的,不能跑空“车”,要有“货”——数据与资源,构建一个数据与资源的生态化系统是需要积淀的,需要不断完善。
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中,“建不建,用不用,好不好”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信息中心往往无法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主体或使用者来思考、研究和应用体验,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完善要求;信息中心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开发与完善。只有“智慧教育”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和教师的共识,“智慧教育”才会真正走上快车道。
上半年某市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来,经过我校以及各教师和学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一点成绩,在今年的中考中信息技术这一科在全市名列前茅。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在第二课堂活动,很难从中发现、培养尖子学生;其次是没有参加观摩、学习机会,以至自身信息、素质难提高,无法满足学生对当今信息技术探索欲望,不了解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趋势,基本上是凭着感觉走;是教材不配套,我们现在是从一年级开课,可使用的教材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上课也只能凭着经验进行教学。2011年上半年,我市在深化信息服务、提升应用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农业信息系统发布信息2.4万条,接受网站访问39.3万人次,接受咨询1.48万人次。累计建立村级网站1780个,启用农民信箱15.03万户,通过农民信箱发布公共信息10949条,发送买卖信息23.74万条,发送信件2.58亿封,发送短信2.38亿条。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开发了衢州特色农产品交易网。结合农民信箱系统农产品网络营销服务,开发完成特色农产品交易网,网站包括销售中心、促销中心、拍卖专场、品牌专场、企业之家和绿色衢州等栏目。
二是做好农民信箱网上展示。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和农技110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和对接 一、强化网络营销,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活动。在农民信箱上推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44家,共设立网上摊位1664家,参展农产品3326个,成交额3900万元。
三是发展农产品采购用户。截止6月底,我市农产品采购用户为673家,涵盖了宾馆、饭店、食堂、农家乐等采购单位。
四是“每日一助”活动成效显著。上半年,市、县两级共群发信息783条,群发用户3050万条,反馈联系次数23043次,成交和意向金额达到2163万元。衢江区灰坪乡黄茅尖吊瓜专业合作社种植吊瓜面积450亩,年产量达5万斤。吊瓜籽营养虽好,却很难咬开,合作社理事长傅素兰为此开发了新产品——开口吊瓜籽,由于是采用人工开口,光加工费每斤就要15元,成品定价50元/斤,与普通的20元/斤的价格相比更是翻番。傅素兰担心价格太高卖不动,就找到了“每日一助”。信息发布后,她的电话忙个不停,很快合作社的5万斤吊瓜籽全部销售一空,其中开口吊瓜籽销售了2万多斤,实现销售额160多万元。江山市大桥镇冷水村的黄发明是花卉苗木种植大户,种有杜鹃、桂花、茶花、杜英、含笑、红叶石楠、香樟、等十几个品种,由于信息闭塞,黄发明的销路一直成问题。通过“每日一助”发布信息后,很快客商就纷纷和他取得联系,共销售香樟、桂花、含笑杜英等多棵,销售额达到130多万元。
二、完善服务平台,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推动农业政务网站、服务网站、乡村网站和经济主体网站等四大农业网建设,充实农业信息数据库,开发网上农业专家系统,在服务内容上更好地实现了“四为主,四延伸”:以服务农业为主,向服务农村延伸;以服务生产为主,向服务民生延伸;以服务经济为主,向服务延伸;以农技培训为主,向服务就业延伸。
二是深入开展万村联网工程建设。目前我市质量较好的网站有1780个,农家乐网站139个,经济主体等企业网站544个,重点加强118个的建设质量。同时做好农家乐网站、企业网站建设,启动了土地流转网站平台建设。
三是建设农业动植物重大预警指挥系统,抓好农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维护。预警指挥系统除衢江、龙游外,其它各县已安装调试完毕,市本级建立了2个面积都超100平米的会场。
三、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信息服务效果
一是围绕中心。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信息服务。根据衢政办发〔〕137号文件,我市明确把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农民信箱纳入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范畴。为此我们专门制定了《现代农业园区信息服务工作方案》,成立信息服务工作小组,在
园区内实施信息化建设“六个一”。市农业信息中心主动与园区内经营主体签订信息服务协议,与永辉果蔬专业合作社、林氏西瓜专业合作社、新奥利水果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化应用结对帮扶,免费为合作社制作宣传网页,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培训和指导。截止6月底,已为园区注册农民信箱11800多户,发展农业主体880家(户),发布信息200多次。
二是开展督查。定期对各县(市、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督查,要求各县(市、区)按月度完成工作,并对完成情况计小分。
四是以点带面。按照标准全面建设的基础上,确定若干个网站重点培育。网站做到“五个有”:建站时间有一年以上、有专门的管护人员、每月有10条以上信息发布、发布的消息有针对性、富有当地特色。
五是落实人员。做好主体通讯录管护是开展农民信箱工作的重要基础。到6月底,我市已落实管护人员134人,形成了一支覆盖种养业、林业、水产、农机、农经等各行业的管理队伍。主体通讯录管护员实行ab岗制,由该行业的业务骨干担任,保证了主体通讯录的管护效率。
六是加强培训。上半年,我市利用信息大篷车等载体,紧紧围绕农业信息化应用,认真做好培训工作。截止6月30日,共在全市6个县(市、区)的58个乡镇开展培训68期共134批次,受训学员2015人次,总学时615学时,另有体验和服务人数6000多人次。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提升农产品营销服务能力。
一是结合下半年农业生产情况,认真组织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加强“每日一助”服务短信的管理工作。
三是将农民信箱、农技110网站和衢州特色农产品交易网相结合,打造一个打通农民和网民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二是继续深化农民信箱工作。
一是配合农机部门做好农机平台建设工作;
二是抓好农民信箱农业主体通讯录和农技人员通讯录管护工作;
四是加强万村联网建设,注重建设质量,特别是要确保已有的118个全省规范性村级网站的'建设质量;
五是强化农民信箱信息审核。
三是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力度。
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二园”宣传培训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可追述条形码等技术,促使农业生产经营积极向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转型。
四是进一步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一是不断优化网站栏目,加强信息管理,加大信息发布力度,打造农业网络宣传品牌,提升网站服务能力;
二是探索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强化农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着力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成效,努力为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推进“两区”建设服务;
三是加强培训力度,把农业信息化工作与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民素质提升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指导农业生产、大规模培训农民群众和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要进一步深化农业大课堂的实施,把农业大课堂办成为农服务的新亮点;
四是继续实施“千家企业万户农民网上购销”,充分发挥农技110服务网的强大信息功能,拓宽购销渠道,帮助农民创业致富。
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推进的工作总结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水平20xx年我校被确定为全区首批教育资源信息化应用试点学校。全程参加了专家讲座、观摩学习、课堂交流、等系列培训,对谋划学校信息化资源应用工作起到了和指导作用。学校在接受试点任务后,及时召开小组会议,对学校信息化资源进行了认真梳理,在全面掌握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工作方案。
二是加强网上农博会管理,保持网上农博会摊位数目和展示农产品数目。我校的资源现状是:一座72台计算机教室一座,两块电子白板,15台办公电脑,2兆光纤,29台电视机,校园网仅仅只是简单地连接,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很少。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在信息化资源应用问题上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制约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更为的是老师的教育观念未能跟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课堂教学效率低。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制定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以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为抓手,实现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
试点工作推进以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信息化资源应用条件。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65座电子备课室,为了解决学科教学与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整合问题,投资56万元建成了高端录播教室。改造校园局域网实现室室通,班班通,接入50兆光纤,建成中心机房增加大容量,建成学校内部网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障资源的顺利使用。
二、多方筹措资金组织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亲身体会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然后知不足,使我们的教师感受到落后就要被淘汰的紧迫感。学校及时组织集中和分散培训,提高了培训效率。2012年全校共有54人次分别参加了各级各类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有26人次被派往江苏、深圳等地参加一对一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对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目前所有教师都能够制作简单地课件,都能较为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为了解决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学校筹措资金安装了较为先进的录播教室,以硬件的现代化推进和带动教学观念转变。20xx年,学校认真总结了教育信息化使用的基本现状,研究了改进和加强的具体措施。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的推进和应用关键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投资到位让教师使用方便,成为教师备课上课的常规工具,就像教室黑板一样方便,决不能是资源的使用成为教师的负担。
二是教师培训和使用教育技术的水平必须提高,会使用是先决条件。
20xx年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分组进行了观课议课活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达到了课堂教学与资源的有机整合。在使用过程中老师们对于课件、资源、教学设计反复讨论,针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反复比对,那些环节适合使用电子白板,那些不适合使用过多的课件,分学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我们在推进工作中发现,只有经过老师自己整合后的资源才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是资源应用的关键。
四、推进工作绝不是简单的使用教育技术,而是涉及到校园制度的重建。
信息是当代的显著特征,谁拥有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谁就具有核心竞争力。现代学校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发展的人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加强的工作。学校管理信息、使用信息、掌握信息、拓展信息、交流信息的水平决定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推进工作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原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已经不适用教育发展的形势,推进工作引起了校园制度的重建。因此,学校在试点推进过程中必须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思考,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五、试点推进工作要取得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县域内形成共识。
学校不是孤立的个体,它是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约束下开展工作的。仅靠一所学校的力量很难有大的改观。目前我们实行的是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评价在全县是一把统一的尺子来衡量学校的发展,评价学校的工作。学校发展规划不能不考虑全县教育发展的全局和的安排部署。在推进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压力很大。
六、我们的几点体会。
1、试点推进工作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2、试点推进工作高瞻远瞩,切中了学校发展的要害,切实解决了学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3、试点推进工作改变了教师教学观念,使信息技术深入人心,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
档案信息化工作总结
二、增加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
一、思想认识到位,加强了信息化组织管理工作。这8项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的,也有分为 6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
试点工作的总结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坚持参加柳州市课件中心组活动,及时掌握教研动向。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有关试点工作的总结范文
篇一: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撰写参考格式及其他相关要求 一、《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本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二)本地区推进试点工作的主要举措和工作进展
(三)本地区推进试点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典型案例
二、本地区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当前试点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三)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建议
三、对推进职业教育其他相关工作的建议
对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20XX-20XX年)》,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职业院校管理、社区教育三是强化审核。对买卖信息、公共信息进行审核,要求信息要素齐全,表述清晰,杜绝虚信息、残疾信息;加强对“每日一助”信息内容审核,减少无关信息的发布,使其真正发挥农产品买卖的旗舰作用。等工作的建议。
注:1.报告正文控制在5000字左右。
2.本地区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出台的职业教育政策性文件和重大规划,以及推进试点工作的有关方案和文件,请以附件形式(书面和电子版)一并报送。
篇二:20XX信息化试点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 ——汤口中心学校2013年上半年信息化试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校根据省、市、区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有关指示和精神,认真贯彻,积极实施。根据我校信息化试点校的,在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整合等领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地大面广、点多学生少,教师少课程杂的特点,遵循“整合资源、相对集中、服务点校”的原则,注重资源整合和服务聚合,紧密围绕服务“教师”这一主线,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以为中心校资源站为主要渠道,以两个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统一的网络为纽带,探索形成了“一站二网三平台”的服务模式,为缩小信息化距,统筹校点发展提供支撑。
(一)强化服务功能,打造一个服务载体
为解决农村小学地广人稀,师资缺乏、课程难开好的问题,我们坚持“方便教师,就近服务”的原则。结合中心校整体网络布局与建设,在村小建设校校通,增容量、提网速,探索了“集约化建设、多样化服务、跨点校合作”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使农村小学没有美术老师能上美术课、没有音乐老师也能听到学生的
歌声,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学生也能说标准的英语。这种模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得到了家长的肯定。
(二)完善网络环境,夯实两个网络基础
在加强全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制定我镇小学信息化建设长期和短期的规划,根据规划推进了全镇小学信息化建设。中心校和五所完小完成了光纤入网改造工程。现在学校网速的已经达到了20兆。教学点完成了网络建设和宽带入网工作,到今年5月止我镇有学校的地方就有网络,有学生的学校就能享受信息化教育。
(三)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普及信息化知识
着眼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让教师共享信息化带来的成果,我们加强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应用技能的培训工作。2013年,外派教师参加省、市、区培训102人次,中心校组织培训160人次。通过一级、二级培训,90%教师学会使用班班通和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建设了一支网络管理队伍,成立了中心校信息中心组,实现了一所学校一名信息技术骨干。
二、工作做法和经验 (一)形成机制,长效服务。
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注重探索与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为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的长效推动机制。一是组织机制,成立了由两位中心校任正副组长,中学部、各村小等8所点校的人为成员的信息
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小组,负责指导试点工作。二是协调管理机制,明确中心校、完小、教学点层面地单位和人员,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各项试点任务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制度规范,制定了《汤口中心学校电脑管理办法》、《信息中心管理制度》、《班班通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信息服务站内部管理和服务,使服务站的各项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四是设备管理制度,对不同层面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进行了分级管理,落实各种信息化设备的管理主体,发挥信息化设施的效益。
(二)整合资源,统筹建设。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综合考虑了有关教育信息服务工程对网络、设施和人员等资源的配套要求,坚持建设、管理、运维“三统一”的原则,统筹规划信息中心、资源站建设。在网络方面,统一光纤入校入园,既整合了网络资源、避免了多渠道重复投资,又保障了网络安全和传输速率。在服务场地和设施方面,结合村校现有布局,落实各项信息化项目,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方便教师利于学生的目的,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学生的各类需求。在人员和管理方面,建立中心校、村小、教学点上下贯通的管理服务机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信息技术人员和职责,规范了服务程序和内容。
(三)课程中心,多方参与。
充分发挥省教学点覆盖信息化工程的资源,整合安徽基础教育网、教育信息网资源,建设充实、丰富信息中心资源,规划、探索、建设方便快捷资源应用方式。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
;
求信息化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组担负全校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竞赛辅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等工作。工作总结很好写的,就是要让你的了解你,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写好几点:
三是加强“每日一助”针对,使服务信息利用率化;1、你都做了哪些事,简明扼要
2、这些事情中有哪些需要用你个人的技巧去解决,或需要你个人的脑子去解决,让看到你是用心用脑在工作,即使没有问题,你也要写出遇到有难度的问题,然后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没有给公司带来负担或者带来哪些效益
3、通过的工作,你对岗位和工作的认识。。
4、今后的工作你还要提高哪些能力或者需要再补充哪方面的知识,并已开始着手去做,去学了。
5、上司喜欢自动自发的人,而不是推一推动一下的人。所以,没有分派到你的工作但是你分内的工作,你要先有做的准备。
这几点你写就不多了。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
备课。“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备课室教学的开始。在备课过程中打破常规的备课方式,既要写教案又要写学案,也就是常说的备课也要备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研读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而备学案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1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3、学生方面:在转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的高级阶段、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两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四、努力方面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四、五、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有些专家说,如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说话超过15分钟,这节课一定是不成功的。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努力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这过去的这段时间中,有一些成果,开设了一节校级公开课《角色和背景》,并成功评为“区教坛新秀”,这些小小的成果到其他教师面前真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已非常满足。当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现在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从实际需要出发,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此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节课,我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自己参照书本上的脚本完成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后,你总会发现学生能够对照书本上的脚本正确完成任务,可是这样并没有结束,还要带着学生分析一遍脚本,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搭建脚本。为了检验孩子们学习的情况,在下节课中更换一下主题,但是方法相同,例如:在小猫出题中,可以让课程中呈现的是小猫出题加法,下节课我就可以更换为小猫出题减法、乘法或除法,其实就是更换一个符号,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了。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状态,教师就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了。
三、实践为主,讲授为辅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基础工具课程,课程实施应突出实践,以学生作为主,在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学期的信息技术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是未来的信息技术工作仍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到!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制定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自编、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和兴趣特点,开展学生满意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
二、工作情况小结: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现如下特点:
1) 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活动为中心,突出重点。
2) 充分发挥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开发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 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开展课题研究,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促进教师发展,推进课改。教学研究的重心向学校下移,是当今世界教学研究发展的共同趋势;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科研制度,是当前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即研究,教学即研究。20xx年8月《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潜能发展教学实验课题子题》顺利结题,11月开展《纵横作文实验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通过专家审核颁发了开题证书
3、以《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每周一、三、五下午4:50——5:30,结合《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活动参赛项目,开展学生的电脑培训活动,满足广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他们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汲取健康有益的网络知识, 同时,为参加省、市各类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20xx年《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学生获奖人数、等级名列城区前列。
4、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绩显著。
本学期,制作的语文课件《东方之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举办的20xx年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大赛获一等奖。即将出版电子光盘发行;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获全国k12课件比赛三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4
如果说上学期对我校推行的PST课堂模式,我在理解上还是一知半解的话,那么经过本学期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对PST课堂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在我可以自信地针对PST课堂说我们已准备好了,针对PST课堂今后将努力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堂教学
二三是信息资源必须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工具,整合必须要到位。研究发现,许多教师把课件当成是教学设计,上课时教师跟着课件跑,学生跟着教师跑,教学结构完全被课件决定。而教师的教学设计成为了一纸空文。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有效性明显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录播教室的投入使用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至于摄像之中,教师自己可任意查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参与评课的老师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课后反思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如果你花10年的时间认真写教学反思,那你很有可能成为一名教学学者”,这句话对我感触很大,对于教师而言,课后及时反思,并加以改正,是教学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杜郎口的老师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们却从来没有去重视它。在教学后,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认真反思改正,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及素质
现在处于信息时代,知识不断地发展完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来,看到杜郎口的老师在演讲台上滔滔不绝,讲的头头是道,如果换上我们站在演讲台上,面对这么多老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局面。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觉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尽快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我会用我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5
本期我担任七八年级计算机教学工作以来,由于校属于农村性质中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小学,小学阶段的他们很少接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因此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参不齐,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实际情,我设计出了一套适于我们学生自身的教学工作,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与不足,为了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认真较好的使用普通话教学,使讲解更加清晰、条理、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精讲精练。同时,在每一节上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在教学理念和技能上有疑问的地方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上网互动学习,多了解征求别人的意见与方法,同时,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争取下学期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积级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与培养。
五、存在的不足。
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不够系统,再加上学生们的年龄小,自律能力不是太好,所以在抓好纪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相对来讲预先预备的教学内容的进行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有待改进。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以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技能学习上,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6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个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我从思想上,利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一学期来,我积极参加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默默无闻地配合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和同事的肯定。这些肯定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变得更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迟到不早退,有时还会加班加点,同时煅练了自己。对学校的工作尽职尽责,不论是学校分到的哪一项工作,我都配合同事尽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三、工作方面
1、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继续深入开展;
2、配合网络学习成员开展网络学习活动;
“越是对事业爱得深,越感到自己对事业的不尽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教学,就能使我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7
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校已建成多媒体电脑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在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诸方面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我校将以一个更高的标准向展示我校的风采。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块,也得到了提高与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所淘汰。 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IT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以上就是我这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二、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是我们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个课题。
首先注意讲清整个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让学生搞清硬件、软件的作用。明白了这些,就可以学习计算机家族中的小兄弟——计算机的使用了。
但是,毕竟学生求知欲比较强,这样在后期的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发散思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1)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的各方面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用作电脑,展示教学课件;播放VCD、录像等格式的教学片。自制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师的教,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这种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总之,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学习的目标。
我们说网络只是环境,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3)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班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班来发现和培养对电脑有浓厚兴趣的尖子生,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档案及其信息化管理工作总结
档案实体管理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等工作环节;档案信息开发又分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两部分,信息加工由编制目录、编辑文献汇编和编写参考资料构成,信息输出由提供阅览、、咨询、函调、外借以及出版、展览等多项服务活动构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吧!那么你有了解过工作总结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档案内容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数字化、档案系统、档案软件定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档案销毁。
这些工作的划分只是相对稳定而不是的,也有分为 8个环节的,也有分为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两大部分的。由于现代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复杂的系统,故也有按多层次进行划分的方法。其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每节课做到有备而来,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以直观有有效的教学方式讲解,积极做好课后记录、信息反馈、课前复习等细节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我们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在上半年我们申报了成都市数学校园建设应用试点学校,并程度地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现将本阶段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自从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班子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落实,对技术改变教育早已达成共识,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统一思想,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对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与实践创新;而且确立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正在自觉主动、科学有序的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首先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技术中心小组,由罗智勇亲自担任组长,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XX、XXX、XXX三位副任副组长,负责督促和监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成员有XXX老师、XXX、XXX、XXX、XXX、XX。由XX老师担任技术学科教学、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教育教学平台管理,XX老师负责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XX老师负责技术应用与实践创新、学籍平台管理,校园网的.日常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顺利。
其次,学校进一步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完善了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信息化应用考评机制,不仅加快了学校信息化发展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师生应用技术和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二、经费投入到位,加大了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三、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整合是资源应用的关键。
为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安排专项经费保证制度。把电教费列入年度预算,购置了一万三千元一套的《优课管理系统》,投入大量经费用于鼓励教师应用技术和开发软件资源,以及信息技术设备运行维护和技术人员培训等。近年来,上级主管理部分投巨资进行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一是在20xx年下半年,全体一线教师配备了人手一台办公用笔记本电脑;,20xx年下学期,全校18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电子白板、投影仪和实物展台,并实现了网络覆盖学校所有教学场所且全天候畅通;20xx年上半年又新建了一个高标准的网络教室。这一切都为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期我们为了能保证学校的办公平台和各班的电子白板正常使用,一是投入一万多元换了大功率网络交换机,二是对全校各个班级的多媒体投影仪进行了检查与维修,更换了设备,改造配电房,确保师生的办公和教学能顺利进行。
三、加大对教师电教设备的使用培训
全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要求在职教师全部参加,时间为每两周一次,内容为: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课件制作等,提高老师使用多媒体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总之,本阶段,我校数学化校园建设工作正按期初制定的规划方案正一步步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完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任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