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是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谁说的 百闻不如一见谁说的名言
百闻不如一见谁说的 百闻不如一见谁说的名言
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
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谚语和成语.它的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
百花凋零、白雪皑皑的冬季,院中的梅花悄然无息地绽开了娇小的花瓣:红的似火、白的似玉、绿的豆青、黄的灿金。有的一枝独秀,有的三五呼应,有时候还会千枝万树连绵不断。
如在这梅花林中舞剑,满树的梅花和宝剑的寒光一定是一幅精妙的图画。百闻不如一见,你亲自看到了,才知道它的名不虚传。
扩展资料
出自:元·脱脱《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胡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
翻译:胡康侯就如同隆冬中的大雪,即使花草枯萎亡,松柏依然傲视风雪而立。
2、百闻不如一见 [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自:先秦·荀子《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
翻译: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
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指听闻再多也不如亲眼所见可靠。语出《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羌人侵扰、烧杀抢掠的警报,情况十分。朝廷闻报,立即召议,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兵前去攻剿,可是,当宣帝问他们谁愿率兵前去的时候,却无人敢应声了。
这时,老将赵充国站出来奏说自己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了解军情。宣帝准奏,并让他估计一下需要多少兵马、武器和粮草。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情况究竟如何,在后方还不清楚,所以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我要先去摸清情况,然后再草拟方略,向皇上奏报。”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亲自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全师、保胜、安边之策”。奏报朝廷通过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和羌人的.关系缓和了,边境也随即安宁下来。
古人认为,听来的总不如亲见的。所以轻“耳闻”,重“目见”。《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西汉·刘向《说苑·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后汉书·马援传》:“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否则,就叫作“以耳代目”“贵耳目”,都是贬义词。这种看法,在俗语中称作“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与“百闻不如一见”同义。
现在,人们多用“百闻不如一见”来强调亲自调查情况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