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温40天。
2023年气象图_二一年气象预测
2023年气象图_二一年气象预测
“三伏天”往往会出现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是全国各地一年中温度的时间段,此时还会伴随着闷热、潮湿,算是人们比较厌烦的日子。“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是从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今年的初伏时间为7月11日,农历的5月24日;十天之后,也就是7月21日就是中伏;而今年的末伏时间在中伏20天之后,也就是8月10日。这样算来,2023年的“三伏天”又是40天,已经连续8年都是如此了。具体:2023年7月11日至7月20日,初伏10天;203年7月21日至8月9日,中伏20天;2023年8月10日至8月19日,末伏10天。
“三伏天”温度
按照每年的“三伏天”温度来说,一般都是30℃以上,局部地区温度可达40℃左右。而今年各地“三伏天”温度有望持续在35度以上,超过40度将是正常。
根据气象部门对全球海水温度的测量数据显示,2023年将会重新迎来“厄尔尼诺”现象,此现象上次出现是在3年前。而“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变暖,可以引发全球遭遇极端天气,尤其是高温、干旱和山火。不仅如此,英国气象办公室也表示,2023年的夏天全球平均气温或许会超过此前最热的温度,也就是最热夏天将要来临。
2023年全国雨量分析:
2023年雨水是2023年2月19日6点24分,农历癸卯年一月二十九号。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雨水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
2023的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50-1200毫米,较常年偏多2成左右。山东中部山地突起,、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山东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
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台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种类型;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异东西大于南北。
2023年农业气象分析:预计2023年农业年景为平丰年。
结合 2023年3~10月气候趋势预测分析,预计2023年农业年景为平丰年。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是春季局地短时内涝、夏季阶段性低温、夏季局地暴雨和内涝、秋季局地早霜冻等。
建议重点关注作物关键发育期气象条件。预计夏季有明显低温时段,将可能导致大田作物生育进程延缓,加之初霜早的概率较大,需适时采取促早熟措施,保证作物正常成熟;另外,夏季降水局地性特征明显,需注意防范局地暴雨引发的短时洪涝。
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1、 春季局部短时内涝。预测春季降水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春播期可能出现局部短时涝象,对春播活动有一定影响。
2、春播期、 夏季可能有阶段性低温。预计2023年春播期有阶段性低温,将对种子萌发略有不利影响;夏季存在明显低温时段,对作物快速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3、夏季局地暴雨和内涝。近年来夏季易出现强对流降水天气,具有局地性和突发性特点,易造成局地暴雨和内涝灾害,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4、局地初霜冻偏早。预计秋季初霜冻正常略早,局地偏早,部分地块农作物可能遭受霜冻灾害。
2023年农业气象分析
气候中心于2月7日发布2023年整体气候走势的判断,发言人表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极端天气气候,仍然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2023年天气预警:极端天气呈多发强发态势,气候中心于2月7日发布2023年整体气候走势的判断,发言人表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极端天气气候,仍然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对这样的预判,农民朋友首先表达了深深的担忧,更有网友表示,“我们农民太难了,农业生产没有保护设施,面对极端天气只能眼巴巴看着,怎么防。
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几年我国极端天气频发,以前觉得全球变暖离我们很远,与我们生活无关,现在我们才感受到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影响。
主要是受拉尼娜影响及热带海温异常导致的。
根据我国气候中心的预测情况,表示我国“双拉尼娜现象”第二波预计在春季结束,但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数据预测,第三波拉尼娜现象苗头出现了,因此2022年夏季可能会遭遇拉尼娜现象的影响。预计后期我国气候状况会偏,会出现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会偏多,其中多雨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近期欧亚中高纬西风带环流的阶段性波动比较大,使得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其中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槽阶段性的增强,4月下旬以来已引发了3次寒潮天气过程。
影响温度高低的因素
1、纬度,是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指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年较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小于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