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是什么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和中子由三个夸克构成.电子的质量为(9.10乘以10的负31 次方)千克,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是电子的1836倍和1839倍.
原子结构怎么理解 原子结构的三个原则
原子结构怎么理解 原子结构的三个原则
如何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如图是一些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是分别排列的,从里到外1,2,3......7.
2,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排最多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
4,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5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
he:(2个)不得不失.
怎样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结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
知道l~20号(编号数即核内质子数)元素的名称、符号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理解图中的符号和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现以磷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具体说明。
“0”,表示原子核,圈内“+”号,
表示质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圈内数字“15”,表示核内15个质子;圈外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所夹的数字为该层容纳的电子的数目。磷原子有3条弧线,表示它共有3个电子层。
不管是什么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即不显电性)。
原子结构示意图不仅可以表示中性原子,还能表示带电的原子—一离子(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
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分为第1层、第2层……第7层(或者以K、L、M、N、O、P、Q)表示。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第n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例如第1层最多容纳21^2=2个,第2层最多容纳22^2=8个)。
根据能量原理,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的电子层(例如C,6个电子其中2个先占据K层,然后4个占据L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
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层处于全满、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暂时不讨论半满,因为我这里讲的是电子层,而不是spd等轨道)。
以钠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1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1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7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1个电子比得到7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少1,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
以氯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7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7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1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7个电子比得到1个电子困难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多1,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
以碳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4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4个电子成为K2,要么得到4个电子成为K2
M8,失去4个电子比较困难,得到4个电子也比较困难,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离子,而易与其它原子共用电子来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原子中,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原子得失电子后会转变成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称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称为阳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原子结构的内容太多了,你要问什么问题?如果仅就原子的结构,那就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外围是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而电子的运动是在原子轨道中做不规则运动。比如氢原子有一个原子核和一个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整个原子的中心,核外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在正常情况下在一个球形的轨道中坐不规则的运动,这就是氢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图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注:位元即比特
原子结构是什么?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分为第1层、第2层……第7层(或者以K、L、M、N、O、P、Q)表示。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第n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例如第1层最多容纳21^2=2个,第2层最多容纳22^2=8个)。
根据能量原理,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的电子层(例如C,6个电子其中2个先占据K层,然后4个占据L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
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层处于全满、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暂时不讨论半满,因为我这里讲的是电子层,而不是spd等轨道)。
以钠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1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1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7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1个电子比得到7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少1,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
以氯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7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7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1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7个电子比得到1个电子困难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多1,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
以碳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4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4个电子成为K2,要么得到4个电子成为K2
M8,失去4个电子比较困难,得到4个电子也比较困难,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离子,而易与其它原子共用电子来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原子中,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原子得失电子后会转变成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称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称为阳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在原子内一些特定的稳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既然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那么当有若干个电子时,它们是怎样分布在不同电子层上的?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把电子层分为第1层、第2层……第7层(或者以K、L、M、N、O、P、Q)表示。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第n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例如第1层最多容纳21^2=2个,第2层最多容纳22^2=8个)。
根据能量原理,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的电子层(例如C,6个电子其中2个先占据K层,然后4个占据L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
根据洪特规则,当电子层处于全满、全空状态比较稳定(暂时不讨论半满,因为我这里讲的是电子层,而不是spd等轨道)。
以钠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1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1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7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1个电子比得到7个电子容易得多,所以钠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少1,带1个单位正电荷,成为钠离子(Na+)。
以氯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8
M7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7个电子成为K2
M8,要么得到1个电子成为K2
M8
L8,失去7个电子比得到1个电子困难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电子数比核电荷数(质子数)多1,带1个单位负电荷,成为氯离子(Cl-)。
以碳原子为例: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2
L4
最外层要达到全满的稳定结构,要么失去4个电子成为K2,要么得到4个电子成为K2
M8,失去4个电子比较困难,得到4个电子也比较困难,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离子,而易与其它原子共用电子来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在原子中,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不带电。原子得失电子后会转变成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称为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称为阳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原子团。
见下图: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正负电(磁)荷最基本单位元,称为:电磁位元-量子比特(qubit)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及组成
三个小时万一呢,歹毒了
什么是原子结构?它如何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什么是原子结构?它如何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快80岁时的黄令仪仍然每天到公司上班,拖着鼠标在电脑上查电路。他想说不要这么辛苦了,黄令仪脱口而出一句话:“我这辈子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任何的一个制作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水火箭发射失败,况且普通的材料要实现精密并不容易。最难的是要在瓶底正中心打孔,王印使用的是最普通的可乐塑料瓶,但饮料瓶底部凸起,不平也不圆,很容易打不正孔,造成火箭的动力点和重心不在一条线上,发射后容易偏离轨道。
什么是原子结构?它如何决定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回国后,黄令仪继续研究集成电路,从建立版图库,到探究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一切重新开始。这一时期,由她主导研究的两个项目获得了专利。后来,他从农村考到山东农业大学读农业机械。大二时,在一门讲锻造的专业课上,他发现自己小时候就已摸索过相关的手工制作,一看便会。本科毕业,他考上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相关专业,但读到第二年,他决定退学。他更希望与人交流,而非跟机械打交道,想将帮助自己成长的动手学习理念应用在更多的教育场景中。
如何理解原子结构?
有点多,自己说不好,找了点
你耐心看都有用的...
电子亚层之一
在相同电子层中电子能量还有微小的别,电子云形状也不相同,根据这些别把一个电子层分为几个亚层。电子亚层可用表示,=0、1、2、3、…(n-1),n为电子层数。即K层(n=1)有0一个亚层(s);L层(n=2)有0、1两个亚层,即2s、2p;M层(n=3)有0、1、2三个亚层,即3s、、3d。同理N层有4s、4p、4d、4f四个亚层。不同亚层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亚层(=0)的电子云形伏为球形对称;p亚层(=1)的电子云为无柄哑铃形(纺锤形);d亚层(=2)的电子云为十字花瓣形等。同一电子层不同亚层的能量按s、p、d、f序能量逐渐升高。
电子亚层之二
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的能量还稍有异,电子云的形状也不相同。因此电子层还可分成一个或n个电子亚层。
通过对许多元素的电离能的进一步分析,人们发现,在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能量也不完全相同,仍可进一步分为若干个电子组。这一点在研究元素的原子光谱中得到了证实。
电子亚层分别用s、p、d、f等符号表示。不同亚层的电子云形状不同。s亚层的电子云是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形,p亚层的电子云是纺锤形,d亚层为花瓣形,f亚层的电子云形状比较复杂。
K层只包含一个s亚层;L层包含s和p两个亚层;M层包含s、p、d三个亚层;N层包含s、p、d、f四个亚层。
对于化学概念,要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每一个电子层又分为亚层。
1、由核向外,第1电子层只有1个S亚层,第2电子层有1个S亚层和1个P亚层,第3电子层有1个S亚层、1个P亚层和1个d亚层,第4-7电子层有1个S亚层、1个P亚层、1个d亚层和1个f亚层。
2、S亚层有1个轨道,P亚层有3个轨道,d亚层有5个轨道,f亚层有7个轨道。
3、每个轨道最多可以容纳2个电子。
4、能级与能级交错原理
电子按能级填充轨道:先填第1电子层,后填第2电子层;在同一电子层,先填S亚层,后填P亚层。
由于4S亚层能级低于3d亚层,所以填满4S亚以后,再填3d亚层
电子按下记次序填充
1S——2S——2P——3S——3P——4S——3d——
——4P——5S——4d——
——5P——6S——4f——5d——
——6P——7S——5f——6d
称为能级交错,
5、平行填充原理
例如,
锰是25号元素,有25个核外电子,排为
1S2;2S2,2P2、2P2、2P2;3S2,3P2、3P2、3P2;
4S2
;3d1、3d1、3d1、3d1、3d1;
排完3P后,还剩7个电子,按能级交错原理,先排4S,后排3d。排完4S2后,还剩5个电子,排为3d1、3d1、3d1、3d1、3d1,而不排为
3d2、3d2、3d1、3d0、3d0——平行填充原理。
据此,可以解释:Mn失去2个4S2
电子,显2价(MnO),Mn失去2个4S2
电子和1个3d1电子,显3价(Mn2O3),Mn失去2个4S2
电子和2个3d1电子,显4价(MnO2),Mn失去2个4S2
电子和4个3d1电子,显6价(MnO3——锰酸酐,锰酸H2MnO4),Mn失去2个4S2
电子和5个2d1电子,显7价(Mn2O7——高锰酸酐,高锰酸HMnO4),
什么是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图文解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图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注:位元即比特
原子结构及组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